close

河北省民俗文化節展出的高粱桿扎刻成的工藝品。 翟羽佳 攝“定州緙絲”技藝傳承人程苗欣正在織機上操作。 翟羽佳 攝
  中新網廊坊6月14日電(高紅超 翟羽佳 宋敏濤)高粱桿、桃核、橄欖核等在人們眼中並無多大價值的東西,到了河北的民俗藝術家手裡,卻變成了一個個寶貝。14日正逢中國第九個文化遺產日,第七屆河北省民俗文化節在廊坊開幕,秸稈扎刻、核雕、緙絲等民間絕活兒紛紛亮相。
  高粱桿,俗稱秫秸稈,在中國農村地區多被作為引火之物,而在河北省永清縣農民藝術家徐艷豐的手裡,卻能化腐朽為神奇,變成造型精巧的“天安門”、“黃鶴樓”、“故宮大角樓”。
  當日,在河北省民俗文化節傳統手工藝展覽上,一座高117釐米,底邊寬66.4釐米的仿山西萬榮縣飛雲樓的高粱桿工藝品引得很多參觀者紛紛拿起手機拍照。
  據徐艷豐介紹,這座用高粱桿扎刻成的建築用時3年零2個月,耗用了50多萬根高粱秸稈。讓現場觀眾稱奇的是,所有接口都未用釘子、膠水、鐵絲或絲繩等輔助固定,而靠傳統木工卯榫結構咬合在一起實現固定,樓的門窗還可以開合。
  收錄於中國中小學課本的明代散文《核舟記》,生動描述了中國早期的微雕藝術。藝術家們竟然能在一顆小小的桃核上,將艙桿、篷楫、蘇軾等人的鬚眉惟妙惟肖地刻出。在當日的展覽上,人們不光見到了刻有蘇軾泛游赤壁的桃核小舟,還見到了在一顆桃核上刻有神態各異的十八羅漢等多種多樣複雜的核雕作品。
  據核雕的作者張習連介紹,在高約2釐米、長約4.5釐米的桃核上雕刻,手上的功夫很重要。由於每個桃核都有自己的紋理特點,除了需要打眼、磨光等工藝程序外,還需按紋理進行創作。
  古老的織機上,40歲的“定州緙絲”技藝傳承人程苗欣腳蹬織機踏板、左手梭右手撥,將五顏六色的蠶絲線編織出美麗的圖案。令人嘆為觀止的是,由於織品的圖案沒有正反面之分,呈現出特殊的立體效果。
  據程苗欣介紹,緙絲有著上千年曆史,在宋代最富盛名。它以蠶絲為原料,以“通經斷緯”的高超技法,使花紋圖案像鏤刻一樣,有“織中之聖”、“一寸緙絲一寸金”的美譽。
  在中國國家非遺保護專家委員會委員、南京大學教授徐藝乙看來,民間傳統手工藝不僅象徵著中國人的靈巧與智慧,還凝聚著中國悠久的歷史文化。
  “民間藝術不僅具有草根性,還具有獨特性和唯一性”,徐藝乙建議,在傳承和保護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產時,不能要求其標準化、規模化和低成本化,讓生命力本就相對脆弱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產業化,最終受到損害的還是傳統的民間藝術。
  據悉,本次河北省民俗文化節由河北省文化廳、廊坊市政府主辦,將持續到6月16日。(完)  (原標題:第七屆河北民俗文化節開幕 民間絕活兒集中亮相)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owoqawspsaon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